大道之學,學大道 | 《道德經智慧》圓滿落幕!
大道之學,學大道.2019年10月22--23日,巨海集團《道德經智慧》課堂裏,台灣著名文化學者馬叔禮老師爲巨海智慧書院師兄們帶來了2天豐富的國學文化《道德經》講解.
《道德經》包羅萬象,涵蓋宇宙、人生的方方面面.老子以無爲、無我、自然之觀點,闡述了精深哲學的道家思想.馬叔禮老師深入淺出、化繁爲簡地將《道德經》中的智慧爲我們一一展開.

01何爲道
"道,可道,非常道."關于"道"是什麽的解釋,貫穿《道德經智慧》的始終."道"可以分爲"了解自然界的規律"、"人類曆史經驗總結之常理常則"、"人性"三個層次.
"道"看似虛無,實則無處不在,且萬事萬物都必須遵循陰陽平衡.馬叔禮老師通過中國漢字造字規律:日與月、水與火、前與後、左與右……一一對應,筆劃數相同生動形象爲我們展現了"道"的陰陽平衡奧妙.
除此之外,宇宙運行的規律、陰陽曆的規律,男與女、天與地、方與圓……萬事萬物同樣遵循陰陽平衡關系.

02格物
所謂格物,就是靈光一閃,是帶著智慧的思想來觀察萬物的方法.馬叔禮老師講到:"思考的目的不可以丟掉,思考的思維慣性卻需要丟掉."
我們學習了很多知識之後,卻容易陷入已有的思維慣性裏,常常跳不出來.所有的常識道理,我們都認爲理所當然,而失去了對他們的質疑和思考.《道德經》所講的格物,讓我們感受一種"恍惚"的狀態,去觸摸和感受萬物,就能自然達到格物.
正如馬叔禮老師自己的親身體驗一樣,睡前正思考的問題,一時間沒有答案,一覺醒來,忽而有了答案.思考的慣性在睡夢中消失後,靈光也隨即出現.
格物才能致知,多點思考終能得"道"

03精彩對話
人如何得到智慧?
人最重要的在于心,得到智慧最好的方式就是修心.君子之心既有廣度又有深度.
人如何才能得到滿足?
生命是唯一的,生命的誕生更是經曆了多種考驗.一個生命的誕生本身就是奇迹.當你看到自然生命的可貴時,就自然容易感到滿足了.

古聖先賢書籍,哪本書對您來說最有意義、價值和幫助?
從古至今,詩人作家無數,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在寫作上開花、結果.縱觀古今,就能夠發現有所成就的作者,背後無不基于儒釋道背景.對于我來說,《易經》的學術完整性最高,包含相、禮、術三方面,是我最喜歡的書本.
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家的異同?
道家、儒家最高學問來源都是《易經》、大自然規律.佛家講四大:因緣聚合.

教育的意義是什麽?
中國最大的教育家是孔子.教育的根本是親近自然,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老師.教育教的是"德"、"才"、"學".
傳道分享的意義和價值是什麽?
當你有天命感知天道時,就是在格物,往後需要花二三十年時間致知.再接著就是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,最後齊家治國平天下.這時候關注的不再是小家,而是家國大家.
中國文化博大精深,我們在巨海智慧書院的課堂裏僅僅窺見冰山一角,卻受益匪淺.修"道"路上,巨海智慧書院師兄們同心同德,同頻共振.
